UDI怎么申请?
UDI 申请一般有以下步骤:
确定实施范围与准备工作
- 明确法规要求:了解国家药监局发布的 UDI 实施相关通告和文件,明确企业哪些医疗器械产品需要实施 UDI。
- 组建工作团队:涉及法规注册、IT 信息、研发、生产、质量控制、销售、供应链及物流、营运管理等多部门人员,协同推进 UDI 实施工作。
- 准备注册文件:准备产品注册证明、产品说明书、生产流程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相关材料。
选择发码机构与申请厂商代码
- 选择发码机构:可选择中国物品编码中心(GS1)、中关村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MA)、阿里健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AHM)等通过药监局认证的机构。
- 申请厂商识别代码:以 GS1 为例,可通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站线上申请,或前往当地编码分支机构窗口办理,成为 GS1 系统成员获取厂商识别代码。
编制 UDI 各部分代码
- 分配产品标识(UDI - DI):为医疗器械最小销售单元和更高级别包装或产品分配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在 GS1 编码体系中,产品标识可使用 GTIN 表示。
- 分配生产标识(UDI - PI):根据监管要求和实际应用需求,确定生产标识内容,如医疗器械的序列号、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等,通过 GS1 应用标识符(AI)进行编制。
制作与检测 UDI 标签
- UDI 标签制作:企业可登录 UDI 服务平台,按照相关法规、标准,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标签样式模板,设计制作个性化的 UDI 标识。
- 标签检测:对制作好的 UDI 标签,依据相关法规、标准对条码、RFID 标签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标签的印刷质量、扫码内容等符合要求,如符合 ISO 15415 标准的 C 级以上,且 UDI 编码与码图扫码内容一致、正确。
提交与维护 UDI 数据
- 提交 UDI 数据:在申请首次注册、延续注册或者注册变更时,注册申请人 / 注册人应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管理系统中提交其最小销售单元的产品标识。在产品上市销售前,将最小销售单元、更高级别包装的产品标识和相关数据上传至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数据库。
- 关联医保数据:对于已在国家医保局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数据库中维护信息的医疗器械,要在唯一标识数据库中补充完善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字段,确保两个数据库数据的一致性。
- 数据维护:当医疗器械最小销售单元产品标识相关数据发生变化时,注册人 / 备案人应在产品上市销售前,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数据库中进行变更,实现数据更新。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