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编码体系的食品安全追溯
原创
2025-02-07 10:49:53
一、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编码体系概述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制定的编码体系是一个集多种编码和技术于一体的、服务于物流供应链的开放标准体系。其编码体系包括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系列货运包
一、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编码体系概述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制定的编码体系是一个集多种编码和技术于一体的、服务于物流供应链的开放标准体系。其编码体系包括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全球位置码(GLN)、全球单个资产标识代码(GIAI)、全球服务关系代码(GSRN)等部分。其条码符号主要有EAN/UPC条码、ITF - 14条码及UCC/EAN - 128条码。
二、基于GS1编码体系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应用原理
- 编码标识
- 在食品安全追溯中,利用GS1编码规范对食品供应链上的关键信息进行编码。例如,对食品原料的生长、加工、储藏及零售等供应链环节的管理对象进行标识,并相互链接,然后将这些标识用条码与人工可识读方式表示出来。一旦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可以通过这些标识进行追溯,直至食品的源头,准确地缩小食品安全问题的范围,查出问题出现的环节。
- 信息承载与识别
- 以符合GS1规范的128条码等条码符号承载编码信息,便于信息的自动识别与采集。同时,也可利用RFID电子标签储存物品编码信息,通过RFID的非接触识别实现信息的安全、快速识别与采集。此外,还利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传感器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等,协助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实施。
- 追溯方向
- 食品安全追溯包括跟踪(正向追踪)和溯源(反向追溯)两个方面。正向追踪是从生产源头开始沿着供应链追踪到销售终端等环节;反向追溯则是从销售终端等环节反向追溯到生产源头,通过对食品生产各环节信息的连接与记录,实现食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跟踪与溯源。
三、基于GS1编码体系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案例
- 在中国的应用案例
-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全国建立了肉类、水果、蔬菜和水产品等十几个产品追溯应用示范系统,建立了基于商品条码标识系统进行溯源的“商品条码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并且正在制订《农产品追溯信息编码和标识规范》国家标准、《产品溯源通用规范》等工作。
- 在地方市场监管方面,已有福建、浙江、江西、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广东、天津、甘肃、宁夏、云南、厦门等20多个地方市场监管部门采用GS1标准实现了对食品的追溯监管。例如,以GS1二维码为技术支撑的追溯系统,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食品供应中得到应用,有效保障了饮食安全,打通了从车间到餐桌的生产交易数据链条,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 国际应用案例
- 目前全世界已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采用GS1系统对食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与追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正式推荐GS1系统用于食品的跟踪与追溯,并称之为UN/ECE追溯标准。
四、基于GS1编码体系进行食品安全追溯的优势
- 统一标准
- 解决了不同企业、行业和部门各自制定食品安全追溯编码所带来的不规范、不统一、不兼容问题。避免了形成信息“孤岛”,从而减少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成本,避免供应链的反应迟缓和不确定性,以及时间和资源的浪费等情况。
- 增强消费者信心
- 使食品行业有能力及时确定和召回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这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 供应链管理高效化
- 在整个供应链内,作为沟通工具和提供信息的工具,企业可以通过对信息的追溯来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起因,阻止问题并防止其再次发生,在产品撤回或召回时,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找到已经发售的产品,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